智能眼镜是近年来最被看好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之一。智能眼镜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,可以通过软件安装来实现各种功能。其具有使用简便,体积较小等特点,是未来智能科技产品的重要增长点。随着GPT4、豆包、Deepseek 等AI大模型的规模部署,加快了更多基于大模型的应用落地。其中硬件端的智能眼镜有望成为AI 落地的较优载体。受益于AI 大模型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,智能眼镜市场也在不断升温,线上线下销售火热,国产智能眼镜迎来了一轮“上新潮”。国际数据公司IDC 数据显示,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80 万台,同比增长26%;其中,中国市场将突破275 万台,同比增长高达107%,跃居全球第一。智能眼镜销量大涨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业务量快速上升。近两年,国内智能眼镜关键技术不断成熟,产业链持续完善。
围绕智能眼镜行业,下面我们从智能眼镜发展历程、行业发展现状、成本结构、竞争格局、未来发展趋势、产业链及相关公司等方面进行深度梳理,希望帮助大家更多了解智能眼镜这一行业。
展开剩余75%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
AI 应用或爆发在即,推动硬件终端加速迭代
复盘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史,200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1.2 亿台,叠加3G 网络的普及,手机QQ、新浪微博、愤怒的小鸟等社交、游戏APP 相继涌现;2011 年起,4G 拉开大规模商用序幕,全球智能手机年出货量近5 亿台,微信、滴滴等APP 相继发布;2013 年起全球智能手机年出货量达到10 亿台量级,移动端应用进入全面爆发阶段。同时,王者荣耀、原神等大型手游,以及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应用,对手机的处理器性能、内存、画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手机硬件的迭代。AI 应用的爆发可能仍将遵循上述规律,当前GPU 等关键芯片性能快速提升,CSP 厂商进行了大规模的算力基建,因此当前亟需探索各类AI 应用,随之可能带动硬件终端的创新迭代。手机、PC、耳机等确实可以承载AI 大模型、AI Agent,但创新可能不会止于此。
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幻影视界整理分享的资料仅推荐阅读,用户获取的资料仅供个人学习,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。
发布于:广东省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